顾炎武在明末清初曾感慨:“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后世对明代官员生活状况的认识。然而,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制定了官员工资标准,这一制度后来成为有明一代的常规。朱元璋认为,他给予官员的薪水足以让他们养家糊口,并且是优厚的。
《醒贪简要录》详细记录了朱元璋制定工资标准的依据之一品大臣每月收入87石米,每年1044石,大约相当于今天32万元。但是,《醒贤简要录》的计算方法显示,即使如此微薄的收入,也需要大量土地和农民才能维持,因此实际上并非低廉。
按照恩格尔系数评价,一般认为食物支出占消费总额20%以下为极度富裕,20%到40%为富裕。根据这个标准,一品大臣甚至可以算作富裕。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明朝官员会觉得自己穷呢?原因可能包括俸禄执行不力、物价上涨等,但最根本原因是中国古代家庭结构特别是妻妾制度。
海瑞虽然实领12石米、27.49两银子,但因为家人口多,加上娶妾费用,这些都导致他生活拮据。而对于其他高级别的大臣来说,他们更大的家庭开销也造成了一种“过hardtough”(过得太难)的感觉。因此,“当”的理由并不仅仅是在于官方提供的一份工作,而更多地与个人家庭经济状况有关。此外,还需考虑到因奢侈生活而产生的问题,那些高昂的人生方式本身就不是国家应该承担责任的事情。如果这些都是“当”的理由,那么这样的理由永远存在着。
标签: 康熙死后有人殉葬吗 、 明朝历代帝王年号顺序表 、 唐朝历代 纪年表 、 朱棣之后是谁继承了皇位 、 明朝孙太后是靖难遗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