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前一年诡异之事一品官年薪收入32万的秘密生活

在明朝灭亡前一年诡异之事中,顾炎武曾感慨“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然而,朱元璋定下的俸禄标准是否真的过低,这一问题至今仍有争议。朱元璋制定工资标准时,其目的不仅是给官员提供基本的生活费,更是希望他们能够为民造福。

据《醒贪简要录》记载,一品官员的月薪为87石大米,每年可收入1044石,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2万元。但是,这些米并非轻易得到,它们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种植、收割和运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一品官员也需付出巨大的劳动和辛苦。

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即食物支出占消费总额比例,如果一个家庭每月只需花费1.5石米,那么这个家庭可以算得上富裕。而且,由于其他食物价格与米相似或略低,所以这一点也不足为怪。

然而,明代官员生活拮据似乎又是一个事实。这可能由于俸禄执行不到位、物价上涨等原因,但最根本原因还是中国古代家庭制度,比如妻妾制度。在海瑞任县令时,他虽然只有12石大米和27.49两银子,但这已经足以养活他的五口之家。而在清代江南人的日常生活支出中,每户每年需要30两银子,而海瑞的年薪超过了这个数字。

但实际上,海瑞家人口多,因此即使他的工资高,也难以满足全家的需求。另外,他还娶了两个小妾,这也消耗了一定的财务。此外,当今社会中,被查出的95%包二奶、三奶的情况,也表明即使工资较高,对于包二奶、三奶的大笔费用来说也是不足够用的。

因此,可以认为明朝官吏工资并不像顾炎武所说那样低,而是在于家口庞大、娶妾习俗以及奢侈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现象上的困顿。国家支付官吏工资,并没有理由连他们娶妾的钱都支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