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历史上,有着一段著名的故事,那就是北宋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重文轻武。文官地位被抬得很高,而在外杀敌护国的武官得不到重视,几乎成为一种防止武将功高震主的手段,但对于国家稳固来说,也是弊端。到了明朝,这种风气并未得到改变,依然是重文轻武。那么,在这么多皇帝中,难道就连一个尚武的皇帝也没有吗?
明武宗朱厚照,是大明王朝第十位皇帝,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一方面,他喜好荒诞不羁,一方面他又以明成祖为榜样,善于指挥作战。他甚至给自己封了个官职——天下兵马总兵官朱寿,还让户部造册给自己发俸禄。
明武宗十分崇尚武力,他喜欢穿着戎装到边疆视察,多次私自跑去边关,并常驻宣府。在应州大捷中,他亲手杀敌一人,这等于是给自己降级。此事,朝中大臣纷纷劝阻,但他坚持。
史书上对明武宗出现两个极端评价:一方说他处事刚毅果断,一方则认为他的荒淫无道、频繁出巡是宁王叛乱的导火索。在江西聚敛刻薄及其叛乱的直接破坏,使江西人民深受其害。
尽管如此,在应州一战中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并亲手杀敌一人,大大鼓舞了士气。他不仅是个好皇帝,而且是个好的将领。在平定宁王之乱时,他亲征南下的路上,就已有江西巡抚王阳明率先击败了宁王,因此这场战斗实际上已经在他的命令下完成。而且,当闻知宁王发动叛乱后,即传下圣旨,让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朱寿(即他自己)亲自统率各镇边军队前往征剿。
然而,这个特命“威 武 大 将 军、镇 国 公 朱 寿”竟然就是他本人!更荒唐的是,在回京途中的时候,由于张钦拒绝执行打开居庸关门的命令,结果不得不假装返驾。但几天后,又乘机偷偷出关至宣府,不听劝谏继续寻欢作乐,对百姓造成极大的苦难和影响。这场战争虽然最终取得胜利,但却因为他的个人行为而受到质疑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