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测绘与遥感领域的世界领军专家,现年81岁的李德仁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在他的荣誉榜上如同锦上添花。在荣誉面前,李德仁谈起了自己的责任,谈到了中国的人才培养。 作为一名聪颖勤奋的学生,李德仁在1957年考入大学,从此踏上了学习测绘之路。1963年大学毕业后,他投身于工作多年的旅程中,一直到1978年的政策开放时期,他开始追求更高学术成就,那一年他重返校园读研,并于1981年顺利获得硕士学位。此后,他前往了德国深造,在那里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博士论文,这份研究解决了误差可区分性这一世界测量学上的百年难题。他以此作为基础,为中国的地理信息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系统以及众多先进测绘技术贡献出了宝贵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李德仁不仅凭借天赋和勤奋创造了许多成就,还从两位导师身上汲取了宝贵智慧。一位是他硕士生导师——王之卓先生,这位院士级别的专家不仅免试录取并支持他去德国深造,还鼓励他不断向前探索科学界的未知领域。而另一位是他的博士生导师——阿克曼教授,这位来自德国的大师赏识并支持他的潜力,让他迅速完成博士论文,并回国为国家服务。
李德仁一直认为,“做学问要做到学科前沿去”,这也是他从两位导师那里学习到的重要道理。因此,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他都坚持将学生带到最前沿,让他们通过实践和创新来提升自身能力。这不仅锻炼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也让这些青年科学家们对科学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热爱。
随着时间流逝,李德仁已经培养出了超过200名博士研究生,其中许多人如今成了教授或领导干部。他自豪地说:“我有很多学生当上了教授、领导。”朱欣焰教授评价说:“正像磁铁一样,将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
对于这样的成就和影响力,有人可能会感到惊讶,但对于那些亲历过李德仁指导下的科研生活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站在科研最前沿,用心接力,不断推动边缘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研究永无止境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