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测绘与遥感领域的世界领军专家,现年81岁的李德仁院士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他在2021年获得了“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这无疑是对他一生成就的最高荣誉。在面对这些荣誉时,李德仁谈到自己的责任,并深入探讨了中国的人才培养问题。他的故事始于1957年,当时他作为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踏入大学校园,以学习测绘为志。1963年毕业后,他投身工作多年的旅程直至1978年政策开放之时,再次启航读研,在1981年硕士毕业后前往德国深造。他仅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一篇关于误差可区分性的博士论文,这项研究解决了百余年的世界测量学难题。博士毕业后,他回国,在推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系统以及其他先进测绘技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李德仁提出了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的粗差定位选权迭代法,被命名为“李德仁方法”。这一成就是他凭借天赋和坚定的努力所取得,但当提及这些成就时,他总是谦逊地说:“这都是我运气和努力带来的。”
然而,无论是在科研还是创新方面,李德仁都会强调两个词:老师和学生。他既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也是一个渴望学习者,其学术道路上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这两种身份给予他的经历。有两位导师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位是他硕士期间的导师——著名航空摄影与遥感专家王之卓,一位是他博士期间的导师——来自德国阿克曼教授。“他们教会我如何做学问,更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一个人。” 李德仁回忆道。
1978年,王之卓以其独到的眼光免试录取李德仁进入研究生团队,并鼓励他前往 德国深造。在那里,阿克曼发现并赏识了李德仁聪明过人的一面,并支持他的快速学习,“快点读”,并鼓励他毕业后返回国内继续工作。对于这两位伟大的导师而言,李德仁都有着难忘的记忆。“王之卓教授有一句话,我一直铭记至今,那就是‘要在向深部发展同时进行交叉融合’;另一句则是在一次思想研讨会上说过,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应该不断向学生学习,从而引起全场掌声。”
此外,就像阿克曼曾告诉过Li De Ren一样:“我们虽然已经担任大教授,但我们仍然不会比那些在技术细节上勤奋耕耘的小伙伴们更出色,因为他们通常能把握更多技术细节,我们只是能够宏观指导,看得更远一些。”除了尊重、支持和关爱学生以外,Lee De Ren 从两位导师身上学会了一些宝贵的心得,比如要勇往直前,不断追求科学前沿。这一点体现在Arkan先生激励自主性、发现潜力并支持Lee De Ren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研究,以及建议让青年直接参与到国家需求服务中去,而不是被束缚于传统模式。此外,还有Arkan先生鼓励Lee De Ren不要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而应将新鲜血液带到前沿岗位,让他们通过跨越式研究来提升自己。
因此,对Lee De Ren来说,“科学研究即创新,即接力赛跑”。尽管已经81岁高龄,但仍然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把学生们取得的大大小小成果视为自己最大的骄傲。在其长期教育事业中,有超过200多名博士生走上了领导岗位,“我的很多学生都成了教授或领导,” Lee De Ren满怀自豪地说,“正如磁铁吸引金属一样,将我们紧密相连。”
这是由朱欣焰教授这样形容老師們與學生的關係。(孙明源)
标签: 康熙父亲怎么驾崩的 、 康熙去世那天发生了什么 、 历史上有几个元朝 、 中国历史最长朝代排行 、 朱允炆会不会比朱棣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