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国号大明,自称洪武帝。洪武三年(1370年),设立九卿制度,对中央政府机构进行了整顿和规范。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下令修建长城,以巩固边防并抵御蒙古等北方民族的侵扰。同时,他还推行“一条鞭法”,简化了农业生产中的土地分配与税收制度,使得国家财政得到加强。
洪武四十五年至永乐初期(1396-1402年),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篡夺皇位,并将首都迁至北京。这一时期,中国实现了由南京向北京的政治中心转移,同时开始了一系列对外扩张和探险活动,如郑和七次西游等。
永乐二十二年至弘治十四年的近百余年间,由于连续多代君主相继在位而出现的统治稳定,使得社会经济得以发展。此期间,还有著名学者如李贽、徐渭、杨万里的文化思想产生影响,为后世留下深刻印记。
正德末至崇祯末年的数十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在这段时间内,一方面是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如官员腐败、豪绅势力兴起;另一方面是外患不断,如日本入侵琉球、蒙古入侵边疆,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明朝最终走向衰落。
标签: 中国历史手抄报图片 、 朱厚照为什么没子嗣 、 昏君最多的朝代 、 孙若微真的是靖难遗孤吗 、 康熙儿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