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纪录片100字托马斯阿奎那如同古老的智者在夜空中闪耀照亮近代卷91的篇章

在13世纪中叶,巴黎大学里,有一位年轻的神学教授,被人称为“哑牛”。但他才华横溢,年轻时就受到一些有名望学者的赏识。阿尔伯特曾断言,“哑牛”之声必将闻名于世。果然,“哑牛”后来成为中世纪最著名的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他就是意大利人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托马斯早年在蒙特卡西诺修道院接受初等教育,父亲希望他成为修道院院长,但他选择了进入那不勒斯大学,接触到大量科学与哲学著作。

五年后,他加入了天主教组织“多明我教团”,这成为了他的重要转折点。在1245年前往巴黎学习时,他受到了亚里士多德主义者阿尔伯特的影响,并在1257年开始在巴黎大学教授神学。在去逝三年后,其部分观点遭到了21条命题中的12条谴责,这是中世纪最严厉的批评之一。

尽管如此,托马斯并未害怕这些新思想。他与老师一起深入研究亚里士多德作品,将其融入天主教神学体系,使其成为官方哲学基础。他撰写了18部巨著,其中包括《神学大全》、《哲学大全》、《论存在和本质》等,并提出了一套庞大的经院哲学体系。

他的理论旨在服务于天主教信仰,为上帝存在提供了哲理证明。他认为通过创造物认识上帝,以及利用目的论推论出万物创造者的存在。托马斯还探讨了个别与一般之间的关系,将世界分为不同层次,从低至高,从物质到精神,从地球到宇宙,再至三位一体之上的最高目的——上帝。

然而,这些观点对科学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托马斯还强调教会权力的至高无上,与君主制相结合,对异端行为持极端立场,即死刑处罚。此外,他宣扬灵魂不死、尘世幸福非最高幸福,而来世幸福为最高目标。这导致现实生活中的斗争被视为犯罪,最严重的是异端或异教行为应予以活活烧死。

随着时间流逝,托马斯被追封圣徒,并被誉为“最光荣的天使博士”,直至1879年,由教皇正式宣布他的思想是“西方唯一真实的哲學”。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