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就木的故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呢?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成语的由来和它所蕴含的深意吧!
行将就木,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正如棺材即将装满尸体。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的一个悲剧故事。
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献公的大儿子,由于父亲宠爱妃子骊姬,骊姬想要立自己生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因此她不断地策划陷害太子的申生和重耳、夷吾。在申生的死后,重耳和夷吾先后逃往外国。
在狄国避难期间,重耳与两个姑娘叔隗和季隗结婚,并生下两个孩子。他们在狄国生活了十二年。当时晋献公去世,而奚齐也被大臣里克杀害。夷吾继位成为晋惠公,但他担心重耳返回夺取君位,便派人刺杀重耳。
再次逃离后的 重耳向妻子季隗告别:“如果我不在五十岁之前回归,你可以改嫁。”季隗泪水涟涟回答:“我今年已经二十五岁,再过二十五年,我会是五十岁,即将行将就木,不需要再嫁,请让我等你。”尽管如此,当重耳最终回到晋国并成为一代霸主——文公时,她依然守候未果。
“行将就木”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寿命快要结束的人或事物,其字面意思指人的生命接近尽头,如同棺材即将装满尸体。此外,它还常用于比喻某种活动或情势迅速衰败至最后阶段。
【举例】:老人躺在床上,对家人说:“我这辈子没什么大作为,只希望晚年能安静一些,不想给大家添麻烦。”
【拼音代码】:xjjm
【近义词】:枯萎、气绝
【反义词】:兴旺发达、昌盛无疆
【灯谜解答】:桨;桁
【用法说明】:该成语可作谓语或者定语,用以形容快要消亡的事物或情况,或用以形容人的生命已接近末尾。
标签: 明朝世系表图 、 明朝王志 、 建文帝下落基本确定在永州 、 明朝16位帝王 历史背景 、 朱棣的爷爷是朱元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