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被囚禁的十年犹如一场长达百年的漫长考验

谭元春(1586?-1637),明代文学家,字友夏,湖广竟陵人。天启七年乡试第一名,其与同里钟惺并创《诗归》,一时声名显赫,世称“钟谭”,共同开创了竟陵派。

谭元春受钟惺影响,两人文学主张相似。他倡导诗文抒发性灵,不拟古风;提出了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的原则。他批评摹拟古人之词句,只是得其滞者、熟者、木者、陋者(见《诗归序》)。他主张吾辈论诗,只有同志,无需同调(见《万茂先诗序》)。他的性灵追求的是学习古人精神,用力专注于达于古人的境界,但这种精神仅限于幽情单绪和孤行静寄,使其创作题材极端狭窄。他的文风又强调幽深孤峭,使得作品艰涩,有时字句雕饰过度而忽视整体篇章结构,因此后人批评其作品难以理解,如字哑句谜或无完篇等。

然而,他的山水五言诗中也有佳作,如《夜次阳逻同夏平寻山》、《游九峰山》等,这些作品独具特色,有着幽冷峭拔的风格。此外,他的六言绝句如《得蜀中故人书》清新自然,有较高的情趣。其他一些作品虽有一些隽语,但多用奇字押险韵,语句诘屈,让人费解,如鱼出声中立,花开影外吹(见《太和庵前坐泉》)等。他的散文亦有杰出的例子,如《游南岳记》,描述登祝融峰顶所见云海奇观:晴漾其里,一色幻冥,上下无边际;觉万丈之下漠漠送声……久之云动……遂失队,与万云共飞绕山左飞;飞尽日现天地定位……气势磅礴景界壮观。

他著作收入合集23卷,其中包括新旧各类选本及自撰自评文章。此外,还与钟惺共编了多部选集,并对其他作者作品进行了评价和点校。在文学史上,他与钟惺并称“钟谭”,共同推动了竟陵派文学流派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