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到底有多少军队为什么说明朝初年和50年代挺像

明朝有多少军队? 为什么说朝代初期和50年代很像呢?

史海云燕

2018-10-24 09:08

今天先不谈名臣名将的个人能力,只从战争规模的变化谈一谈明朝。

明朝建立于朱元璋和朱棣初期的1386年。 如果拿今天的世界来比的话,可以说是“军国政治”,重视军事的程度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朝鲜。

你为什么这么说? 朝鲜目前人口2500万,现役军人105万。

而明朝初年又是怎样的呢? 明朝建国十四年,统计全国人口。 全国人口为5987万,同期军队为120万。

这支军队不是专职的职业军人。 明代侍卫兵多半轮流耕种以养侍卫。 朱元璋认为,如果真是这样,军队就不需要国家负担太多的财政负担。 是不是和我们建国之前很像呢?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不管怎么说,一百二十万大军中,至少有六十万可以随时战斗。 就古代政府的动员效率而言,这个数字大得惊人。 当时的全球人口只有3亿人,而今天的全球人口是72亿,所以14世纪的60万常备军相当于今天的2880万! 其实这还不是明朝军事力量的巅峰时期。 明朝军事力量的顶峰可能是在朱棣时代,当时全国的兵力达到了270万。

明朝军事与战争_军事战争解说_明朝军事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末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271年,崇祯帝从全国征集精兵,全力与后金大军打了一场宋金大战。 所用兵力只有十三万,崇祯还是撑不住。 上升。 催洪承畴战,何必? 由于明朝无力供应军需,海外13万人所需要的军需已经让脆弱的晚明财政破产。 不赶紧结束对峙,这支军队交不起军饷粮草就完蛋了!

接下来的事情谁都知道了,洪承畴只好硬着头皮上阵,然后筹码全没了,连自己也被俘虏了。 归根结底,原因还是明末国力衰落到无法再支撑军队的地步。

从宋金之战来看,晚金军队确实强于明末军队,但也是有限的。 洪承畴13万大军吃光了三年,损失一万多大军也是三年。 但是崇祯的13万兵马放在明朝初期,也只是朱元璋、朱棣时代普通规模战役的水平! 在朱元璋时代,明朝每2-3年可以打10万余场仗,但对国力影响不大!

比如徐大北征,用了25万大军,把元朝皇帝赶出了北京。 元帝根本不敢守城,打开北门就跑回蒙古去了。

军事战争解说_明朝军事与战争_明朝军事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朱元璋对元余军进行了八次较大的战役:1370年(第一次北伐)、1372年(第二次北伐)、1380年(第三次北伐)、1381年(第四次北伐)、1387年(第五次)北伐),1387-1388(第六次北伐),1390(第七次北伐),1396(第八次北伐)。

每次战斗的规模大多在10万以上,几乎每2-3年一次,还不算其他方向的战争。

明初之所以如此强大,说到底还是朱元璋法宝“卫制”的功劳。 虽然后来腐烂了。 但明初的卫所军事制度,在早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明朝初期的人和我们50年代的人很像。 各行各业的人都穿着自己的衣服,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做生意,政府机构在朱元璋大力反腐运动下相对干净。 但是到了后期,明朝放松了社会控制,于是社会上出现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一种经济现象:发达的商品经济。

军事战争解说_明朝军事与战争_明朝军事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后期,人们可以自由流动,引导制度(介绍信)名存实亡,江南城市文化发达,出现了数万人的企业,产品出口到了墨西哥和欧洲,人们开始穿五颜六色的衣服 显然,在江南地区,许多男人甚至穿粉红色和彩色的衣服,男性化妆也很普遍。

近卫军的军制也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变化。 其实,警卫系统很像20世纪建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平时自给自足,战时调动民兵作战。 不同的是,现在建设兵团成立,主要任务还是“生产建设”,真正打仗还是要靠野战军。

明朝军事与战争_军事战争解说_明朝军事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那个时代,没有广播,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皇帝的监督也不能时时刻刻到达每一个卫队,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个卫队的官员都成了皇帝,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并将普通士兵视为士兵。 奴婢侍奉自己,侍卫中的士兵,都是父子相传。 当了兵,就意味着全家都成了奴隶。 另一方面,社会上经济发达,即使你出去城里打工,也能养家糊口。 于是,朱棣时代之后,卫兵开始大量逃亡。

军人不再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受到歧视。 因为明军的军服是红色的,在江南被贬为“红人”,一直流传至今。

将相勾结,疯狂吞食。 在边疆地区,实际的军队人数还是账面的70%。 但中部地区只剩下50%,江南地区只剩下30%。 明军实际人数已经严重缩水。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后,明军在册人数达到顶峰,超过280万。 但是,明军实际总兵力却很难超过一百五十万。

明朝军事与战争_军事战争解说_明朝军事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只是数量下降,没关系。 问题是质量也下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年后,明英宗皇帝率领二十万明军征讨蒙古。 的。 拥有如此强大庞大的明军,就算是重生到明初,成吉思汗也不得不敬而远之! (50万明军土木堡之变纯属误传)

于是明朝中期以后,“佣兵制”开始取代原来的侍卫制。 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士兵只会忠于付给他工资的将军。 终于到了明朝末年,皇帝也没有办法约束他们了。 这些将领一个一个成为“军商”,精明地计算着收入,如果打仗有利于增加财富,那就服从皇帝的命令,如果不利于增加财富,就公然抗命。 这也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当然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