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买书念书了。但朱元璋从小就非常聪明好学,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他依靠听人念书来自学成才。年长后,他自学《三经新义》、《诗经》、《春秋》等国学经典,精通文化传统。
朱元璋从小就想要摆脱贫穷,他对身边有权有势有钱的豪门和名士怀有敬仰之心,希望自己也能有所成就。1324年(朱元璋时年16岁),由于不满元朝剥削压榨百姓,他与朋友发起起义,这就是著名的“红巾军”。起初,起义军规模很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地革命党的加入,军队逐渐壮大。起义后期,军队有一部分士兵是流离失所的和尚,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武功加入起义军,成为军队中重要的部分力量。
经过数年的战斗,起义军壮大了,号召力更广,朱元璋也在越来越强的士气下成长为越来越称职的领袖。而军队中最有力量的气力就是来自和尚们熬炼身体的功夫。他们修行,体魄壮健,思想上还能不为外物所累,因此很受朱元璋厚爱。
经过几十年的抗争,135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自己登上了皇位。经过几年苦心经营,他开创了“洪武之治”的盛世。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政治清明,教育兴盛,文艺发达,科技出众,被称为“民治国丰、政治清明、海内稔于文”、“海上丝绸之路”的再度重开……
元璋在痛失至亲的痛苦中,心里却决定要振兴家族,并帮助那些像他一样生活在苦难中的人。然而,他生于大明亡于大明,为人民谋福利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于是,朱元璋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反元起义,面对着元朝的强大压力和野心家的威胁,他始终没有屈服。经过不断的坚持和艰苦的努力,朱元璋终于在1368年,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明朝,开始了自己的帝王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我小时候便是贫苦家庭中的成员,即便有再大的愿望也无能为力。要想改变现状,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为了挣到一口饭,我去当了地主家的放牛娃,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也锤炼了我的意志,我学会了领导,懂得了团队合作。在与朋友的游戏中,我有时会装作皇帝,身边的小伙伴们都要跪拜称臣。虽然当时只是儿时游戏,但也种下了我成为皇帝的梦想。随后,我成为起义军的领袖,与元朝进行了十年的战斗,最终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王朝,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绩。
我还记得那时的经历,哥哥和我无法筹集埋葬父母和兄长所需的费用,而且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墓地。我们只好向地主求助,但是却遭到了严厉的斥责,毫无帮助之意。回到家后,我们面对亲人的尸体,不由得悲痛万分,痛哭流涕。后来,好心的邻居刘姓大哥受到我们可怜的情况,同意让我们将亲人尸体埋葬在荒地上。没有棺材,我们只好将破衣服绑在尸体上当作替代品,无奈之下完成了这场令人痛苦的葬礼。
生活真是无常,不久之后我们面临的是更加严酷的灾难。凤阳的灾民在流离失所,大量的人口死于疾病和饥饿。哥哥和我也无法逃避这一现实,我们分头出去寻找我们各自的生路。我当时只有十七岁,选择到皇觉寺中当和尚。但在灾害中,即便是身处佛门,也无法保证能有一口吃的。而凤阳境内的树皮和草根也被灾民吃光,饥饿和疾病肆虐,人类的生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这是我人生中的大起大落,也是我不断坚持并努力奋斗的起点。
择——反抗。这种反抗之思,成为他日后建立明朝的契机。
那时候,我正在皇觉寺中出家为僧,但却收到了方丈的紧急通知,寺中的粮食已经快见底了,大家只能四处化缘求生。这也意味着,像我这样新入门的小和尚被迫离开了佛门,开始了千家万户的化缘之路。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元朝末年,百姓生活举步维艰,每个人都想尽办法想方设法地填饱肚子,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来化缘供养我们这些游方僧人呢?为了生存,我不得不勇敢闯荡四方,去那些收成好的地方化缘。在接下来的三年中,我周游安徽和周边地区,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段艰难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为人处事,更让我认识到了反抗的思想。在元朝的残暴统治面前,竟还有一种反抗的可能性,成为我日后建立明朝的功臣。我回到皇觉寺后,重新开始了每天敲钟念佛的平静生活。但三年后,安徽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我开始觉醒。郭子兴率众响应,起义军攻下了安徽濠州。郭子兴本是安徽定远的一位财主,由于官员的勒索,他一直备受折磨。于是,他决定联合江湖豪杰,反抗元朝统治,还加入了白莲教组织。由于他仗义疏财,深得百姓拥戴。他发动红巾军起义,并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包括我小时候的玩伴汤和。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反抗的重要性,成为我投身革命事业的契机。这是一部记述我的祖先明太祖朱元璋事迹的史书。汤和在起义军中站稳脚跟后,想到了我这位好友。他觉得我是个难得的人才,如果参加起义军,一定会有一番作为。于是,他给我在皇觉寺中修行的地方写信,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我。
接到这封信后,我心中十分忐忑,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建议我去求一卦,看看是该留在皇觉寺还是加入起义军。最终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是该加入起义军。我认为这是天意,于是决定收拾行李,前去投奔汤和。
于是,我时年二十五岁的时候加入了郭子兴率领的起义军。我在军中表现出色,入伍没多久就被郭子兴亲自提拔,每次出征都是一马当先,归来时凯旋而归。我立下了无数战功,但我从不独占功劳,每次都会将功劳归于所有的将士共同努力。打胜仗后的战利品,我也会全部上交给军中。很快,我就得到了郭子兴的肯定,被任命为起义军副元帅,得到了所有将士的高度支持。这一转变让我从和尚的身份逐渐成长为元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为争夺一国之君的地位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