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高考:古代商业贸易、货币、信用与商业合同

现代纺织经济与纺织品贸易_明朝贸易与经济_明朝经济真的不如宋朝吗/

一、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

1、时间:原始社会晚期。

2、原因:社会分工的发展,产品剩余的产生和私有制、交换的出现,商业贸易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

(二)发展情况

1.中国古代

(1)商代: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 当时的商业主要掌握在政府和贵族手中。

(2)春秋战国时期:“工商业粮官”的格局被打破。

(3)秦汉时期:货币、铁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商品流通。

(四)隋唐至宋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广场和城市的区划体系逐渐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

(5)元、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手工业发达,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商品化不断深入。 全国性的商业贸易网络形成,区域性商人集团——商帮蓬勃发展。

2.西边

(1)古埃及​​:商业历史非常悠久。 金字塔壁画中,已经出现了人们在市场上交换产品的场景。 对外贸易由国家控制,国王经常派遣商队出国从事贸易活动。

(2)古希腊:各城邦形成多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

(3)古罗马:地中海地区商业贸易繁荣,海外贸易路线四通八达。 拜占庭帝国曾经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

(4)阿拉伯:从事亚洲、非洲、欧洲间中介贸易的商人,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地区。

(3)商业贸易的影响

商贸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 货币、信用、商业合同

(一)货币的发展和功能

1、发展业绩:早在商代,中国就使用贝类等天然产物作为货币。 公元前11世纪,古埃及开始使用铜和银作为货币。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小亚细亚出现了金属硬币。

2、作用:货币的诞生对人类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有利于商品交换和流通,成为财富的象征。 货币促进商业的功能从原来的补充盈亏的功能转变为追求利润、增加财富的功能。

(2) 信用

1、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前21世纪,美索不达米亚出现了从事借贷的商人,寺庙、宫殿也从事借贷业务。

2、古埃及: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古埃及出现了较为完善的借贷契约。 贷款必须有见证、担保等程序必须履行,并受法律保护。

3、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商业迅速发展,货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 专门从事货币兑换、托管、汇款的货币商业业开始兴起,汇票的雏形出现。

4.中国:《周礼》中已有借贷纠纷的记载。 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更加普遍,货币信用出现。 唐代的信用业务从存款、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 到了宋代,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逐渐取代了许多兑换业务。 明代中叶以后,钱庄等新型金融机构开始流行。 到了清代,除了传统的借贷关系外,资本借贷也显着发展,出现了本票性质的纸币。

(3) 商业合同

1、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左右,合约在古埃及得到广泛应用。 任何重要财产的转让都必须在地方或中央政府办公室以书面形式进行,并且必须由书记员登记和归档,以证明财产的所有权。

2、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26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人们就已经使用了合同。 在古巴比伦时代,签订合同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合同除明确规定双方在从事的活动中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外,还必须有双方盖章并在最后有数名见证人的签名。

3.中国:契约出现于中国商周时期。 汉代以后,几乎所有涉及买卖、租赁、借用等财产关系,以及收养、雇佣、设立继承人等私人关系的事务,都需要当事人之间签订合同。 唐宋以后,契约的运用更加广泛。

知识拓展:

一、古代商业发展的变化与特点

1.品种丰富

(1)商业活动场所:先在城市,后发展到农村市场贸易。 明清时期出现了专业市场和城镇。 首先,时间和地点被固定,然后界限被打破。

(二)交易内容:一是主要以地区间的土特产贩运、交换以及统治者所需的奢侈品交易为主。 后来主要以老百姓需要的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为主。

(3)交换媒介:从最初的易货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 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流通领域:最初仅限于流通领域。 到了明清时期,“生产与自由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逐渐出现。

(5)商人组织:由最初的亲属关系发展到地域关系、商业关系的组织。 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徽商。

(6)商人地位:宋、元、明、清时期从社会地位低下到提高。 但古代士、农、商、商的阶级观念并没有改变。

(7)生产关系:明清时期,出现了雇佣和剥削性质的生产关系,这是资本主义出现的标志。

2.特点

(一)阶段性、不平衡性明显。

(二)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

(三)服从农业发展。 (4)政府对企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五)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功能逐步增强,对外贸易由盛转衰。

2.概念解释

1.广场与城市

秦汉时期,在京都、府、州所在的城市中,存在着许多由政府在指定区域设立、由政府管理的“市场”,作为商品交易的场所,与市场严格分开。居民居住的“里”和“房”。 唐初,什邡地区划分严格。 按照唐制,两都及郡、县所在市允许设立市。 长安有东西两城,洛阳有南、北、西三城。 城有城令,城主掌管事务。 所有交易都必须签字,不签字的都是非法的。 本市按规定时间收集、分发。 宋代以后,市场制度逐渐突破,街道和城市的区分逐渐消失; 夜市广泛出现。 除了州、县衙门外,在交易繁忙的“要道”上设立了市场,民间也有很多自发的市场。

2.柜台和飞钱

唐代专门从事钱币保管和借贷的机构称为钱柜。 柜坊内存放的物品主要有钱、丝绸、小米、小麦等。 钱一部分是内阁准备的资金,一部分是别人的存款。 由于柜作坊资金巨大,有钱人​​都愿意把钱存起来,柜作坊也像后世的银行。 唐代铜币的使用十分广泛。 人们提前将铜钱存放在柜子里,以便买卖时更方便使用。 每枚铜钱重六斤四两。 携带大量铜币外出很重,不方便。 市场上有专柜代人省钱,这自然非常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事实上,柜台商店具有近代早期金融市场的一些商业雏形,是唐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飞钱,又称即时兑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汇票。 它是唐宪宗时代产生的一种交换制度。 当时经济日益发展,铜币数量不足,铜币携带不方便,于是这种兑换方式就应运而生。 这种兑换方式减少了对铜币的需求,缓解了钱币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商家携带钱币的不便。 中国的纸币就是由飞钱衍生出来的。 飞钱是迄今为止已知最早的纸币雏形。 它是纸币的前身,比宋代的交子还要早两百多年。 直到宋代,官方才开始发行纸币作为四川的地方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