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重农抑商的明朝,仍有三分之一的白银流入中国?

很多人不了解明朝白银的流入情况。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5世纪,英国开展圈地运动,完成了资本家的第一轮资本积累。 大航海时代促进了资本的积累和流动。 特别是美洲的发现,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活力,因为美洲是最大的经济体。 当时世界基本上都是以银本位制为主。 这就像经济危机期间印制大量钞票一样。 虽然会导致货币贬值,但确实起到了刺激经济的作用。 白银产量的很大一部分流入了中国。 ,约占三分之一。

古代都是重农抑商的

对外贸易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有港口,而且不能有海禁。 明朝的海禁主要是由于倭寇和冒充倭寇的商人对东南沿海的掠夺。 实施海禁是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嘉靖以后,随着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练兵,倭寇不敢再来。 此时的日本也结束了战国时期,国家逐渐稳定,因此倭寇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多。 与此同时,政府相信倭寇会变成商人。 没有了沟通,商人就变成了土匪,所以政府承认了私人贸易的合法性。 此后,白银流入三亿多两,这是明朝对外贸易的基础。

东林党人周启元记述道:“吾在穆庙(隆庆帝)时,夷夷贩卖之法已废,故五方商贾繁忙于水国,船只分东。及西。捆内含奇物,故异物不可描述。而交易之钱,每年数以千万计,无忧无虑。若公私两用,则为皇帝南国。国库。”

日本白银流入

日本虽然物产不丰富,但出产大量白银。 欧洲人称日本为银岛。 十七世纪之前,日本基本上生产了世界白银的20%。 因此,日本历代都有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习惯。 虽然倭寇影响了双方的贸易,但贸易从未断绝。 尤其是隆庆开关之后,对中日两国的经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虽然不被允许去日本,但是出海后,谁知道货物被带到哪里去了? 后来到了万历年间,明朝与日本发生战争,再次反目成仇。 尤其是日本人的态度,令万历皇帝厌恶,将日本列为“原罪”,万历平日令中称“凡与日本做生意者,处以谋逆罪,赴日者分分”。进入头脑。”

古代都是重农抑商的

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 德川幕府多次试图与明朝和解,但均遭到拒绝。 然而,中日之间的私人贸易仍然永无休止,因为日本对明朝没有控制权。 贸易需求巨大,明朝商人也想赚钱。 受明朝东亚宗主权的影响,周边国家都以穿生丝为荣。 日本虽然是丝绸生产国,但对明代生产的丝绸却情有独钟。 日本的生丝一般是从明朝进口的。

日本确实想和明朝进行贸易。 为了限制日本国内大名的权力,德川幕府规定外国船舶贸易只能在长崎进行,但中国船舶则不必遵守。 也就是说,明朝可以在日本任何地方进行贸易。 这是德国的统治。 四川幕府对明朝商人给予优惠,是因为他们希望明朝商人能够与日本进行贸易。

当时明代一百斤丝绸要五十两,但如果卖到日本,就可以卖五百两。 那么你从日本购买然后卖给明朝就可以赚很多钱,所以即使在官方的禁令下,仍然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走私,因此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海盗。 李旦、郑芝龙等都是这样在海上发家的。 说起来有点讽刺,自从郑和下西洋以来,中国人却因为一群海盗而重新称霸南海。

古代都是重农抑商的

郑芝龙以泉州为据点,其船队往来于中国沿海、台湾、澳门、日本、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几乎垄断了中外海上贸易。 明朝虽然从未与日本结盟,但民间贸易却十分发达。 因此,明朝末年海上贸易非常发达,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然而明政府对农民征收重税,他们当然没有钱。

白银流入的两个主要中转站是澳门和菲律宾。

明朝末年,南海停满了满载各国商品的船只。 由于美洲发现了新大陆,欧洲人兴奋地航行到世界各地淘金。 这就是伟大的地理发现。 葡萄牙是海上先驱。 瓦斯科·达·伽马于1498年抵达印度,随后疯狂扩张。 他在马六甲和西门达拉建立了自己的站点来控制南中国海的贸易。 葡萄牙人将货物运往世界各地。 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畅销,但外国产品无法打动自给自足的中国家庭,因此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葡萄牙与明朝的贸易也曾一波三折。

一开始,葡萄牙与明朝的贸易并不顺利,直到葡萄牙人终于学会改变主意,入乡随俗,通过贿赂获得澳门暂住权。 经过几十年的管理,它成为葡萄牙人自己的领土。 澳门成为明朝与东南亚和欧洲的重要贸易港口。 葡萄牙的巨额收入最刺激另一个国家的神经,这个国家就是西班牙。 有钱谁不想赚钱呢? 等不及的西班牙人也来了。 他们占领了当时相对贫穷的菲律宾作为与葡萄牙人竞争的地盘。 而且,由于墨西哥和菲律宾之间航线的开通,大量的白银从美洲运来,然后换取中国的丝织物。

古代都是重农抑商的

菲律宾的马尼拉港是墨西哥与明朝之间贸易的重要中转站。

然而,西班牙人无法与葡萄牙人竞争。 与吕宋岛相比,澳门的地理位置更为重要,因为澳门也是日本航线的重要停靠站。 大部分货物是从广州运往澳门,再从澳门运往长崎,或从澳门转运。 在南海,西班牙虽然在海上赚了不少钱,但还不如葡萄牙。 这也让西班牙讨厌葡萄牙,因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海上贸易的竞争上不和。

有些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抢着买中国的东西,因为当时的中国货物美价廉。 我之前提到美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产区。 15世纪末欧洲人发现了美洲。 随着美洲的开发,大量廉价的金银从美洲流入欧洲,冲击了欧洲的金融体系。 价格迅速上涨。 这样的价格上涨。 随着欧洲一路向东开辟新航线,欧洲人发现了质优价廉的中国市场。 明代南方的手工业十分发达。 大量破产的农民拥有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商品的价格自然就低,因此欧洲人愿意用金银换取商品。 这也间接导致了明代物价的上涨。

白银也大量流入,因为当时中国不需要外国商品。 明朝与世界上许多国家有直接或间接的贸易关系,但白银的流入是因为外国需要中国的东西而中国不需要外国的东西。

当瓷器、丝绸、茶叶风行世界的时候,外国没有什么可以卖给中国的。 他们一直无法打开中国市场。 当时,吕宋岛的西班牙殖民者写信给西班牙国王求救,说:“中国人拿走了所有的白银,但我们没有货物可以给他们,我们请国王怎么办。” 当然,西班牙国王别无选择,只能生产自己的商品。 中国家庭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不需要外国产品,并拥有巨额贸易顺差。 这种白银的流入一直持续到了清朝,直到外国用鸦片打开了中国市场,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