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明朝是历朝历代的领导者。 虽然政治军事上不如唐朝强大,能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上也远不如宋朝繁荣,但明朝本身却是一个综合实力比较强的王朝。力量。
明朝的发展体现在完善的政治制度,包括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出现,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这些都是前朝所不具备的优势。
就经济发展而言,明代中后期海外贸易十分频繁。 世界各国纷纷涌向明代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商品。 我们与海外国家的贸易也非常频繁。
但随着海禁的实施,很多国家只能通过朝贡的方式与我们维持基本的贸易。 直到隆庆开关,商品经济才逐渐繁荣起来,受到世人追捧。 但如此繁荣的商品经济并没有让明朝成为当时的贸易中心。
相反,名不见经传的朝鲜却占据了东亚贸易中心的位置,实在是缺乏说服力。 为什么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明朝没有获得强国地位,让一小片地区成为中心呢?
一、明朝与日本的冲突
1、倭寇作祟
明初,统治者希望通过对外贸易来缓和与日本的矛盾,让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因此,明政府颁布了克制政策,允许日本商人进贡。
但由于中日之间巨大的思想文化差异,日本人无法理解明朝此举的意图。 他们不仅没有通过进贡来缓解双方的历史问题,还试图从贸易中获取利润。
日本甚至还争夺向明朝进贡的机会,导致明朝极为不满,干脆终止了与日本的贸易。
但这样一来,日本就无法从明朝获得物资了。 即使明朝后来开放海禁政策,也不会与日本进行朝贡贸易。 日本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寻找商机。 如此一来,朝鲜就成为了日本的主要攻击目标。
2.日本对官方贸易不满意
由于日本失去了从明朝获取货物的渠道,而且以日本当时的实力,无法通过武力掠夺货物,所以将希望寄托在朝鲜身上。 朝鲜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并不友好。 双方断交十几年,后来才缓和。
朝鲜与日本恢复正式贸易后,向日本出口的都是朝鲜独有的商品,而日本向朝鲜出口的商品则是随处可见。
可见,双方的贸易关系并不平等,日本很难在官方贸易中满足自己的私欲。 日本对明朝货物的渴望,让一些朝鲜商人产生了不良的想法。
2. 私人贸易盛行
1. 后金与朝鲜的民间贸易
后金一直是明朝的敌人,因此双方很难维持正常的贸易往来。 因此后金也将朝鲜视为明朝货物的仓库,与朝鲜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
然而,后金对明朝物品的需求太大,朝鲜无法承受,因此朝鲜政府后来停止向后金提供足够的明朝物品。 这样,朝鲜商人就会有利可图。
虽然朝鲜和后金不能再维持官方贸易,但他们可以以更加私人的方式进行贸易,完全根据后金的需要。 朝鲜商人要想从中获取利益,单靠他们自己是不行的。 这背后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2.朝鲜地理位置优越
明朝时期,朝鲜能够成为东亚的贸易中心,与明朝的贸易也是必不可少的。 与朝鲜与日本、后金的贸易相比,与明朝的贸易更加正规、透明,规模也更大。
朝鲜与明朝最早的朝贡贸易。 朝鲜需要通过贡道向明朝进贡货物,以表达其臣服强国的决心。 其实我们并不关心朝鲜进贡的物资,只是为了面子。
为了报答小国的投降,我们也会赠送相应的物品以示尊重。 很多时候,我们回赠的货物价值更高,对受赠国来说肯定是有利润的。
例如,郑和下西洋时,他将明朝的奇珍异宝全部捐赠给沿途的周边国家,以弘扬大国魅力,提高明朝在世界上的地位,促进明朝实力强大。
明朝与朝鲜进行朝贡贸易后,中原地区经常受到后金王朝的侵略。 直到后金占领辽东地区,我们就失去了与朝鲜贸易的贡道。
明政府不得不改变朝贡路线,以便双方贸易可以通过海上完成。 我们有两个可以满足朝贡贸易需要的港口,即天津和邓州,但也有很多商船混杂其中,想从中牟利。
明朝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实力比较强大,但后来遭到后金入侵,与朝鲜的朝贡道路被封锁,所以贸易只能通过海上进行。 而且明朝和日本的关系长期以来不和,所以朝鲜商人会偷偷出售明朝的货物来赚取差价。
与此同时,侯金也在极力拉拢朝鲜,成为他的附庸国。 受朝鲜内部政策影响,走私猖獗,再加上各种外部因素,朝鲜才得以成为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
参考文献:《明史》、《明朝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