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被两个弟弟排挤,继承权受到威胁。终于继位后,他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朱棣不喜欢他,一方面是他懦弱老实,没有君临天下的气势,另一方面是他患有严重的肥胖症,行动不便。他的爷爷和爸爸相比,江山来得更为容易。朱棣不喜欢老大儿子朱高炽,因为他懦弱老实、身体肥胖,朱棣认为他没有君临天下的气势。而朱高炽的两个弟弟,尤其是老二朱高煦,却能干且不安分。朱高炽终于登上皇位,一是因为朱棣受到嫡长继承制的约束,二是因为他的皇后张氏非常有才干,被誉为“旺夫命”的贤内助。张氏嫁给朱高炽后,得到了成祖和仁孝皇后的喜爱,曾多次帮太子朱高炽化解与弟弟的恶意。张皇后能让婆婆开心,显示她具有处理婆媳关系的能力。明朝外戚难以参与政治,因此能以才干著称的贤后更加珍贵。朱高炽成为皇帝后没有对父亲的减肥计划产生实际成效,但他对父亲的做法持怀疑态度。朱棣生前一再表明他认为长孙朱瞻基应该成为继承人,这种隔代指定继承人的行为可能伤害了仁宗的自尊心。据史书记载,朱棣数次出征时带着皇太孙朱瞻基,显示了他对他的喜爱和关注。朱棣对皇长孙朱瞻基非常重视,并为他制定了全面的教育培养计划。虽然仁宗因被儿子朱高炽继承皇位而心存嫉妒,但其不能废太子继承权重新选储君。朱高炽在父亲在世时表现得老实可靠,同时具备冷静判断的能力。朱棣率领军队南下时,建文帝的部队采取了“围魏救赵”的策略,朱棣必须谨慎决策。在战争中,朱高炽带领着老弱士兵坚守北平城,成功抵御南军的攻击,这成为他获得继位权的重要砝码。后来,明成祖怀疑太子的作为不轨,派胡濙监视,但胡濙对太子的表现却让皇帝释疑。朱高炽认识到父亲的性格和自己处境的复杂性,选择稳健行事,才能迅速崛起完成继位之路。朱高炽能够最终成为皇帝,笑到最后,他的制胜策略是实事求是,只专注于自己的职责。他虽然在位时间短,但他赦免旧臣、平反冤狱、废除苛政、停止大规模战争,让人民得到休息,文化得到复兴。他最大的特点是尊重下级臣民的能力和智慧,尽量少干涉臣民。他虽然不是有锋芒、有魄力的改革派,但带给百姓的福祉远胜过那些喜欢胡折腾的皇帝。他的庙号是“仁”。